10月2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江西上饶的李女士与朋友近日进山徒步时,误将一片松软区域当作“野生蹦床”蹦跳玩耍,随后在附近发现两条蛇,两人迅速撤离。
据李女士回忆,当时山中无信号,她们徒步拍摄近三小时后遇蛇,随即用了一个半小时急速下山。她事后表示:“如果真被咬伤,山路难行、车辆无法进入,根本难以求助。”
返程后,李女士将经历发到网上,才从网友评论中得知自己踩踏的实为蛇窝,坦言“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并公开提醒大家切勿模仿此类危险行为。

动物行为专家指出,蛇窝通常具备三个特征:土层松软呈拱形、周围散布半透明蛇蜕或带有腥味的粪便、以及被压出“蛇道”的植被痕迹。此外,竹林腐叶堆、野猪滚泥坑等松软地形也容易被误判为安全区域。此前在彭州,就有驴友因忽视“蛇出没”警示牌,险些踩中被放生的蛇群。
专家建议,若被蛇缠绕,应缓慢用树枝拨开,切勿徒手拉扯;如被咬伤,应立即在近心端结扎,并尽量记住蛇的外形特征。同时强调:“徒步时应主动避开废弃水井、岩缝等阴湿区域,使用探路杖能有效预警蛇窝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