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消息,“我们现在导航系统,确确实实从时频这个角度来讲,已经超过GPS了”。
“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至今已有5年,在轨运行验证,其稳定性、精准度和连续性依然保持世界一流水平。”北斗三号卫星系统首席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

据人民日报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35年前发展规划》明确,在确保北斗三号系统稳定运行基础上,我国将建设技术更先进、功能更强大、服务更优质的下一代北斗系统。
“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已经启动”,林宝军表示,2027年左右我国将发射3颗先导试验卫星,开展下一代新技术体制试验;2029年左右开始发射下一代北斗系统组网卫星;2035年完成下一代北斗系统建设。
下一代北斗系统以“精准可信、随遇接入、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为代际特征,将为全球用户和其他定位导航授时系统提供覆盖地表开阔空间及近地空间的米级至分米级实时高精度、高完好的导航定位授时服务。
“下一代北斗系统备受期待,尤其是覆盖深空的能力。”林宝军透露,下一代北斗系统要把“路标”从地球周边插到月球甚至更远的深空,形成“月球北斗迷你系统”,为未来的载人登月、月球基地、火星飞船提供导航和通信服务。
林宝军介绍,我国已于近日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基于远距离逆行轨道(DRO)的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地月空间指地球同步轨道以外、主要受地球和月球引力影响的三维宇宙空间,是从距离地球3.6万千米一直延伸到200万千米的巨大区域,拥有丰富的物质、能源、轨道等战略资源。
“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3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地月空间三星星座是下一代北斗系统的延伸和飞跃。”林宝军透露,未来计划建立一个“统一的地月空间时空基准”。
这意味着,无论是地球上的用户,还是月球上的宇航员,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时间系统和坐标框架。地月星座将与北斗系统通过地面站和空间链路进行时间同步和数据交换,确保地球和月球在时空上统一。

